犯罪心理档案(第3、4季)_第45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5节 (第5/7页)

了吗?

    ??当然,即使这样,也不意味着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,作为侧写专家的韩印,很想以自己的专长,为搜捕行动找出一条捷径来。犯罪心理侧写笼统点解释,其实就是通过对犯罪行为的科学分析,来推断出犯罪人的各种背景信息。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个性、喜好,因此侧写专家们都秉持着一个观点——行为反映个性。那么反过来说,个性决定行为,就是说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导致的行事方法也会大相径庭。所以从昨夜案发到现在,韩印一直试图通过全面剖析刘春海的个性特征,结合目前掌握到的有关他的所有犯罪信息,加上他的视角和思维方式,去“绎想”他会选择的逃窜路线和方向,以及他认为安全并具有一定心理舒适度的藏匿之所。

    ??……

    ??此刻,韩印已经反复翻阅过刘春海的背景信息和犯罪资料,对每一个犯罪环节都逐一加以剖析,却并没有摸索到任何可以缩小搜捕范围的方向和思路,反而心里面的疑惑越来越多。而当他试着把这些疑问串联起来去审视,一个大胆的想法陡然从脑袋里冒出来:刘春海真的有能力做出这么一系列惊人的案件吗?他会不会是一个被精心塑造的“替罪羊”?

    ??单纯从目前的局面上看,刘春海显然已经识破警方的“诱捕计划”,也应该清楚警方的警力布置状况,包括阳光花园的主监控区以及保护小组的动态,所以他才会利用私家侦探引开杜英雄等人,从半路上劫走顾菲菲和耿昊。这也就意味着犯罪升级了,迫害和折磨耿昊已经无法满足刘春海的欲望,他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——与警方对抗,来寻求更高级别的控制感和成就感。这倒也符合畸变心理发展的过程。

    ??但是,为什么刘春海能够掌握警方和耿昊以及陈楠的动态,而警方捕捉不到他一丝一毫的影子呢?如果非要找出一种理由,那就是有可能刘春海在耿昊的手机或者随身物品中置入了定位工具。那么现在耿昊整个人都被掳走了,这一设想肯定是没法证实。不过即使真是这样,刘春海想要顺利完成昨夜的行动目标,也需要很多个巧合来促成。

    ??综合昨夜案情,刘春海采取了伏击的策略。也就是说可能早前通过几次跟踪,他熟悉了耿昊与陈楠一贯的晚餐地点、路线和环境,然后根据这一路线制订出绑架方案。当昨夜耿昊和陈楠再次按此路线就餐,刘春海觉得时机成熟了,避开交通监控,从小路将车开入中北小区附近设伏,然后再把私家侦探召至餐厅对面引开保护小组,最后坐等慌不择路的耿昊进入他的埋伏区域完成作案。这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逻辑,就眼下的线索来看,也只能这样推理,不过他怎么就能保证私家侦探可以成功引开保护小组?更为关键的是,他怎么就能确定耿昊一定会按原路返回呢?

    ??当然,就结果来说,刘春海成功了。这里面可能有运气的成分;也可能因为长时间的跟踪,他摸准了耿昊的脾气和秉性;或者他本身的判断能力、规划能力以及执行能力,的确非常出众。那么回过头再来审视他前面的四起入室作案,也同样可以说是非常成功,没有任何目击者,在复杂的作案过程中几乎未留下任何可追查的痕迹,还一度利用耿昊成功模糊了警方的办案视线。总之,如果这所有的成功犯罪,真的都来自刘春海的话,那他简直太强大了,称得上是高手中的高手!

    ??然而,韩印从辩证的角度来审视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,却蓦然发现了逻辑上的漏洞——如果刘春海真的这么神通广大的话,他怎么会把自己作为罪犯的形象如此完整地暴露给警方呢?韩印似乎感受到一只看不清面庞的黑手,在刘春海背后将他一点一点地推给了警方……

    ??首先,通过买书的民工,将跛脚特征暴露给警方;接着,在奸杀耿昊经纪人前,故意与做贼心虚的偷情者发生碰撞,借此强化凶手跛脚的形象;然后,又将素描肖像画遗留在作案现场,表面上看是用来传递下一个被害者的信息,实则是想暗合刘春海擅长绘画的技能;再然后,在奸杀刘雨琴一案中,刻意以过度杀戮的行为方式,显现出凶手与刘雨琴之间存在交集,让警方由此顺藤摸瓜将视线锁定在刘春海身上;最后,利用刘春江的口供,交代出刘春海与于作国在精神病院是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的,借此消除刘春海是如何掌握当年悬案中凶手隐秘动作的疑问,从而坐实刘春海犯罪的嫌疑。

    ??那么,如果说让警方把刘春海作为凶手是有人精心设计的,那这个人必定要非常熟悉刘春海。当然,以熟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