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_第36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36节 (第3/3页)

次的送过来,真是有钱有人敢任性。

    ??“写信送来给我。”

    ??“阿慈你想我了么。”

    ??“给我回信。”

    ??“给寡人回信,王旨。”

    ??王旨上面红彤彤的一个玺印,董慈失笑,这都叫上寡人了,始皇陛下估计是有点生气了。

    ??董慈实在是不知道回些什么好,拿竹简写了几个字又没了回的兴致,见案几上搁了些染料,想了想就把赵政送来的竹简摊开来,提笔在每卷后头回了个黄豆脸,董慈画工不差,三两笔就把小黄脸画好了,又想着自己这样敷衍了些,便给黄豆脸添了些表情。

    ??“写信送来给我。”——微笑,jpg

    ??“阿慈你想我了么。”——瀑汗.jpg

    ??“给我回信。”——微笑,jpg

    ??“给寡人回信,王旨。”——微笑,jpg

    ??只可意会不可言传,董慈觉得这样可以了,给几个微笑的表情,陛下那么聪明的一个人,应该能理会她的意思。

    ??董慈把信原封不动装回去,全部抱给了王楠,“可以了,就这些了。”

    ??王楠见有这么多卷,顿时喜笑颜开,也未再多说什么,千恩万谢的给董慈道了谢,匆匆忙忙地拿着竹简走了。

    ??这样她估计是能清净一段时间了,董慈想。

    ??作者有话要说:  这样,我今天琢磨下我到底能把时间定在什么时候,明天告诉大家哈~~~

    ??第50章 亲亲可怜的阿慈

    ??蒙骜兵败,秦国大军被迫退至函谷关的消息传回咸阳城, 朝野震动。

    ??秦国有败仗, 但已经很久没有败得如此彻底了。

    ??魏无忌凭借着个人威望, 朝东方六国发出求援信, 各国纷纷响应,皆派兵救援魏国,在魏无忌的率领之下,五国大军同气连枝,一鼓作气将秦军逼至函谷关, 秦军兵败如山倒,对方气势汹汹地发起了大反攻,秦军不得不避其锋芒, 缩在函谷关里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??蒙骜领军回朝请罪, 朝野上下议论纷纷,有主反扑复仇的, 有主止战养息的,争吵不休,天黑入夜了还没吵出个章程来, 赵政一直只是听着, 并未言语,吕不韦知王上心里自有定论, 便制止了吵嚷不休的朝臣,让他们各自回家想清楚了,再写了奏报送上来, 是战是息明日再议。

    ??蒙骜乃是常胜将军,此番战败的消息传回的实在突然,朝臣们一时冷静不下来情有可原,文臣们出了章台宫还兀自议论纷纷,当下便有武将跪请出兵,意图领军反扑回击五国,一洗秦国兵败之耻。

    ??为将者最忌逞一时之气,赵政将这两人记了下来,在他加冠掌权之前可先观察考究一番,若实在不堪大用,亲政以后再做处置也不迟。

    ??赵政打定了主意,不曾想吕不韦当下便朝他行礼禀询道,“启禀王上,虽说国难当前愤怒慨然是人之常情,但二人官至都尉,统领千军,此时却欲逞匹夫之勇,全无大将之风,老臣请将其降职一级,罚俸三月,以示惩戒。”

    ??下首两位武官先是愣住了,接着面带愧色地朝赵政叩首请罪道,“臣等有罪,是臣等失职了。”

    ??赵政点头应下,将官退了下去,章台宫里就剩了赵政和吕不韦两人,赵政开口问,“主战主息一事,相国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??吕不韦行礼回禀道,“魏无忌名声大振,声威赫赫,咱们此时出兵再战,只怕也是再得一个五国抗秦的下场,胜败暂且不说,生死存亡之下,五国的关系只会越凝越紧,老臣以为此时宜休战,以修养生息为宜,反扑复仇之事可另寻良机。”

    ??吕不韦娓娓道来有理有据,赵政仔细听了,对此人不由多了一分赏识,少了一分戒备。

    ??至起码吕不韦确实如董慈说的那样,有抱负,但也一心为国。

    ??赵政便开口询闻道,“蒙老将军此战失利,撤职上将军,爵降一级,总领护军都尉一职,相国以为可否?”

    ??吕不韦闻言知自己与新君政见相合,心中不由大喜,面上也不由带出了几分亲近喜爱之意,点头应了过后,便拂须朝赵政邀请道,“王上,老臣得了一壶好酒,这几日王上若有空闲,可否来老臣府上坐坐?”

    ??“…………”赵政本是打算回宫的,听了这话脚步不由停了下来,转身看吕不韦,心说这位让董慈赞不绝口的吕相国,这随时随地想宴请人过府玩乐的脾性能不能改一改?

    ??自认识到至今,他大大小小正式不正式的邀请已经有五次之多了。

    ??赵政缓缓道,“国难当头,朝事繁忙,美酒日后再饮也罢。”

    ??吕不韦闻言也不生气,拂须呵呵笑了起来,不住颔首道,“王上说的是,那老臣便将美酒先收起来,等哪日王上得空了,老臣再陪王上痛饮几樽!”

    ??赵政点头应下,吕不韦便心满意足地行礼告退了。

    ??兴平走近了几步,朝赵政低声禀报道,“蒙家的两位小公子来了,在书房等了有一会儿了。”

    ??赵政看了看天色,点头道,“传饭去书房罢。”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