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77章 事情解决 (第3/3页)
落了,还说脸上的伤痕半个月才能消。 饶是如此,她还是不想再在此呆了,哪怕天快黑了也让自己的人马立即起程。 “蠢妇总算是走了。”驿兵一脸的幸灾乐祸:“四品夫人,多大的样子,谁稀罕啊,打肿脸充胖子,真是一点也也不假。” “看见了吧,哥告诉你的,这老头儿不是简单的人。”驿兵头子一脸的得意:“咱过的桥比你吃的盐都多,看好了,好好伺候着吧。” “多谢头儿。”驿兵连忙拍着马屁。 在宫中,李长祥也是心情复杂的盯着桌上的地图叹了口气。 “想不到承唐还有这样的匪患,父皇这次受惊了。”三个老人在颖阳坡遇上了山贼,让他吓了一大跳。 要是父皇有个三长两短他万死难辞其咎。 “咱们想不到的地方很多。”周漫青却不以为然:“这只是颖阳坡,在承唐的全国上上下下这样的事发生得很多很多,咱们看不到,下面的人看到了也不给咱们说,大事化小小事化了。就是这样的小事,落在百姓头上那就是灾祸。” 说一千道一万,社会治安不好百姓受苦了。 “真是岂有此理!”李长祥拍案而起:“来人,速查全国各地山川角落,将这种强取豪夺,恶霸一方的贼子全部拿下从严处罚。” 这是要扫黑除恶了? 也好! 朝廷就该为民办点实事。 寻常老百姓遇上这种事敢怒不敢言,地方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;甚至还有甚者官匪勾结,打上一打确实应该。 战时保家卫国;平时就该剿剿匪患,让民众安居乐业。 “不仅现在要查处,以后也要长期坚持下去。”想想三个老人在民间走动,时不时的来一出,早晚给吓坏了。周漫青不敢保证自己在外遇上也能淡定处之。 一年一打还是一年两打? “不定时的打击,可以设立举报奖励,发动老百姓积极参与,发现一处查一处,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有效果。”周漫青道:“为民办实事,相信官兵们也愿意。” 李长祥和周漫青说起了颖阳坡修路的事。 “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宽加长,也修成两车道,在转弯隐弊处设立驿站,不仅人少敢走,夜晚也敢走,军民官商都随时都可以走动,根本不需要住宿。”周漫青想想就觉得可恶,颖阳陂两边的客栈居然是山贼的眼线。 贵于京城大客栈的住宿价,拖着让来往行人都要住上三五日才离开,简直就是明抢啊。 明抢不成,就来暗的,这让客商人民怎么生存。 “修桥铺路,该架桥的就架桥,该钻山洞的就钻山洞。”周漫青道:“尽量让路平坦一些,车马好走。” “你说常九这一次是赚还是亏。”李长祥比较关心常九的路行怎么折腾,这一次修路可是没有宅院供他卖了,又怎么能盈利呢? “生意原本就该是有盈有亏。”周漫青笑道:“不过,若是依着我的方案做,他们依然不会亏的。” 李长祥惊讶的张大了嘴巴。 自家这位脑子里到底装的啥? 常九看了皇后娘娘的方案这才相信她说过的话:她实在可以不用出银子就可以分红的。 明明是亏的一项工程,她却能扭亏为赢。 且不说过路费用,而是沿途设立休息亭,提供食宿,说是服务站,让来往的客商车马可以随时停宿。这个服务站直接抢了驿站的生意,因为在颖阳陂的中途,而且还开设点很大,同时可以住宿上百人。 这条路收费也不是白收的,而是会派人沿途保护,让山贼无从下手。 也就是说颖阳陂由之前的人少不敢走变成了人人都可走,放心的走。 花钱买放心,这是绝大多数客商都乐意看见的。 特别是以前那些有过被抢经历的人更是奔走相告,觉得这是朝廷给民众办了实事,办了好事,纷纷竖起了大拇指。 看这边的事开始有了眉目,老皇帝一行人才往前走了了。 冯氏对此直念阿弥陀佛,少了劫匪也就少了苦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