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68章 (第3/4页)
下茶杯,走过去扶住妻子,关心问道:“到底出了什么事?” “有人把我改嫁给你的事弄了个话本子,还把咱们写成是害了原配的坏胚子”,吴夫人哭得没半点参假,“现在外面的人看我都是异样目光,真彻底把这流言传开了,咱们儿子还怎么科举?” 吴知路听得皱眉,问道:“什么书?” 吴夫人一侧头,她的心腹立即捧上来一本书。 吴知路接过来看了,脸色越来越难看,看到那庶女吐血而亡,血的颜色不对,这不就是暗示那庶女妻是被毒死的吗?他愤而扔书,“何人如此大胆?我这就派人去查。” 至于这书,吴知路转头看了眼地上的书,对吴夫人道:“我会想法子把这书打成反书,你这几天在家好好歇着,过两日就好了。” 吴夫人点头,打成反书诛了这写书人的九族才算是解恨。又道:“只是这事未免太巧了些,是不是有人为初晴鸣不平,觉得是我害了她,这是想替她报仇呢。” 吴知路看了吴夫人一眼,虽然很爱她的高贵娴雅,却也对她有怨。 当初他们两人是有两家老爷子定下的婚约的,但她不愿下嫁,就日日派那一心想靠着嫁个有前途夫君的初晴去给他送吃送喝,不久初晴便对他动心,主动要下嫁。 虽然原配是个丫鬟出身,但不得不说,她的眼光很好,吴知路当时却并不想娶一个丫鬟,他日后必要入朝为官的,娶个丫鬟还能有什么脸面与同僚来往。 只是考前他却生了场病,如果不是初晴日日照料,他可能都好不了,因为心生感激,又因病体刚愈而对即将到来的会试没什么把握,他才点头同意娶初晴。 范家陪给初晴不少的一笔嫁妆,要求却是他以后不得再提起与范家的婚约。 虽然屈辱,但吴知路还是答应了,且打算把和范小姐的婚约当做一个秘密隐在心底,然而他却又忘不了借居范家时和范小姐仅有的两面之缘。 世事难料,又三年后,他高中状元,而彼时出嫁才一年的范小姐却守了寡。 初晴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,请了范小姐几次到家做客,他正是在那几次,才得以接触以往在他心中如明月一般高洁的女子。 后来原配因病去世,他总不能为她守寡一辈子,既然续娶,自然要续娶自己喜爱的女子。 于是范氏才进了门。 这其中内情,与那话本中所写完全南辕北辙,但那话本却会让只知表面的人,一下子想到他家。 话本中,那嫡女是如何可恶,庶女丈夫又是如何可恨,虽未有正面的描写,但看了这话本的人,就不会有一个不骂这两人吧。 此时听到夫人的话,吴知路心里也升起怀疑,以前夫人就提起过,初晴留下的两个女儿似乎非常不喜欢她。 因此对那两个女儿,吴知路也是眼不见不烦,但如果真是她们两个联合外人算计家人,那也只能送回老家养着了。 “我会查清这后面的所有人”,放下这一句话,吴知路便快步走了。 很快,就有人带着两队负责京城治安的官兵走去街上的一家家书铺,开口就是收缴反书。 能在京城开铺子的,谁没个七万八绕的后台,书铺掌柜听见反书表面上是诚惶诚恐,一转头便示意小二去找人打点。 顾家在京城有铺子,有家书铺老板和顾家一个铺子的关系维持的就很好,于是不过一刻钟的时间,这事就传到了刚下衙的顾老爷耳中。 顾老爷可是知道,这个刊印话本的书有他儿子一份,现在有人说这书是反书,他能同意吗? 当即,带着书就直接去了皇宫请见。 因为拐弯的亲戚关系,皇帝还是很看重顾荣祖的。 顾尚书很快就被放进了皇宫,见到了正由两个美人陪着听戏的皇帝。 “荣祖啊,你此前提的书号一事朕让太子找大学士等人商量,他们都说可行,你就着手去办吧。”皇帝以为顾尚书是为这事来的,一见面就如此说,跟着又半点没架子地招呼他坐下。 当今就是这点好,信臣工也信太子,除了他想建造的园林、楼阁必须修建,以外的事,在他这儿都可以商量。 也是如此,皇帝那么不给面子地处理了老臣兰沧江,臣子们也并不是全都站在兰沧江一边而指责陛下骄奢无度的。 顾荣祖在小太监抬来的椅子上坐下,这才笑着道:“臣并不是为书号之事而来,是有一本书,想请陛下看看。” “什么好书?”皇帝问道,伸出手来,“值得你亲自大中午地过来给朕推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