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34章 李长青告状 (第2/2页)
让里面的人拿主意。 “可以!”李长青耐心的坐了下来。 师爷唤过来一个门子,让他把状子送到里面二门书房去。 二门书房的师爷姓李,是知县程文瑞的发小,不论人品才学能力,陈文瑞都很看重。 快速的浏览了下状纸,就连李师爷也觉得很为难。 案子发生属地在吴县,说不管还真不行;管了吧,对方又是品秩远高于县衙的织染局。 真是个烫手山芋!李师爷嘴里嘟囔着。 这纺织厂是怎么回事,刚消停了几天,咋又来打官司了,还让不让人安生! 犹豫了半天,李师爷最后决定让陈文瑞自己拿主意。 到了内堂,把状子递给陈文瑞。 “邑宰,这个案子只怕接不得!”李师爷好心的说道。 陈文瑞一只手端着烟袋,吧嗒吧嗒的抽个不停,辛辣的烟味弥漫着整个书房。 “接,为嘛不接!”抽完烟之后,陈文瑞把烟锅子磕干净,说道。 “邑宰,这案子牵涉到织染局,中官们是什么德行,你又不是不知道,平日里没理还占三分的!依我看这案子只能拖,时间长了,忍忍也就过去了!”李师爷说道。 “唔,只怕这样不行!”陈文瑞砸了下嘴唇,接着说道:“须知民怨如沸,再说中官们为祸苏州时日已是不短,这压抑的时间越长,反弹的力量就越大,倘若再来一次苏州民变,设问我又该如何?我看倒不如接了这个案子,趁机理一理织户们的积怨,免得夜长梦多。一忍再忍,最怕最后忍无可忍,要知道‘忍’字头上一把刀,既可以伤人也能伤已!到时候就更难收场了。” “邑宰说的的确有道理,但是我们小小县衙,又凭什么和织染局打交道呢,岂不是拿鸡蛋撞石头?”李师爷仍是担心。 “问凡老弟!我理解和谢谢你的担心!虽说我们县衙品秩比不过织染局,但是我们最大的靠山就是《大明律》、《大诰》,惹毛了我陈文瑞,别说他是织染局,就是巡抚衙门,我也敢斗上一斗!你觉得我们是薄壳脆鸡蛋,但是我觉得我们才是石头哩!”陈文瑞二杆子脾气又上来了。(问凡是李师爷的号) “邑宰,这又是何苦来着,科举不易啊!”李师爷仍不死心,仍旧想劝陈文瑞不接此案。 “得一官不荣,失一官不辱,勿道一官无用,地方全靠一官;穿百姓之衣,吃百姓之饭,莫以百姓可欺,自己也是百姓!”陈文瑞嘴里喃喃说道。 “十年寒窗,天命之年方跃龙门,个中辛苦时刻不敢忘。虽说我不易,然而百姓们更不易!圣人云: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,我资质平庸,其余的都不敢说,唯独这‘为生民立命’,乃我一生追求!倘若能以这个案子上达天听,能让皇上知道姑苏织户们的苦处,并停了这害人的派织,也算是‘为生民立命’了,就算为此得罪权贵,丢官被罚,也是无憾了!” 李师爷见陈文瑞已经下了决心,只好无奈的跺跺脚,出去回复李长青。 “书生,我有一点好奇,你们苏州人明知道陈县爷是个好官,可为什么总爱折腾出这么多麻烦事儿,难道他不值得你们去好好珍惜吗?”李师爷一肚子难过,冲着李长青发火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