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禧攻略之红篆春星_第三十二章 金川(六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三十二章 金川(六) (第2/4页)



    ??晚饭后,各人回了自己屋里。傅恒便展开军图,和璎珞一起坐在桌前,给她详细讲当年金川之战的始末。

    ??大渡河流域崇山险谷,地势险峻无比,大渡河就是金川。大金川位于大渡河上游大雪山脉,负山带河,其地势尤为险峻。大小金川流域连全盛时期的唐军也无法控制,唐极盛时期势力达到大渡河为界而已,更不必说宋明,边都摸不到。大小金川位置正好出于三藏区的交界之处,“西通西藏(卫藏)、东邻汶茂(羌)、北枕青海(安多藏)、南接康藏”。金川之战共耗费白银七百七十五万两,但发兵康藏,包括现在脚下的嘉绒藏、卫藏、安多藏是华夏千百年来的武功之极,皇帝的雄图伟略。

    ??金川之战体现了朝廷对川西藏区统治方式和战略的改变,意图从安抚到彻底归化。实际上,明代对于川西藏区的控制十分微弱,甚至很难称之为控制,更从未发兵深入藏区,包括距离成都区区两百公里的大小金川地区。对这一地区,朝廷起初沿用明代土司制度。雍正元年,正式授给大金川土司莎罗奔五品安抚司职衔,其目的是“以番攻番”、“剿抚并用”,及最终实行“改土归流”。

    ??乾隆十二年春,莎罗奔劫持小金川土司泽旺。皇帝任命张广泗为川陝总督,统兵三万,前往征討大金川,为金川之役的开端。张广泗大军分两路,从川西方向西昌和川南方向成都进剿莎罗奔。在进剿之初先后收复了大金川所占的毛牛、马桑等地;六月,进屯小金川之美诺,小金川土司泽旺闻风投诚,并出兵协同朝廷攻剿大金川。皇帝对剿灭大金川信心十足。

    ??大金川土司的主要据点一个在勒乌围,是莎罗奔官寨所在地,另一个在噶尔崖,由他的儿子郎卡据守,处于入大金川和勒乌围的要路。七月末,朝廷西路军打到距噶尔崖官寨仅二十里地;南路军攻得大金川碉卡数处,使大金川兵退守独松碉寨。但是,到了八月,在大金川的战碉面前,军队束手无策。张广泗此时才意识到攻打碉卡之艰难。军队用掘地道、挖墙孔、断水路、炮轰击等种种办法均不能奏效。皇帝只得传谕张广泗暂且移师向阳平旷之地,稍为休息,待第二年开春之时再战。

    ??乾隆十三年正月初,大金川兵攻占江岸的噶固碉卡,守碉的八十余名土兵开碉门随大金川兵渡河而去。十日,再攻取郎建业所立的卡伦七处,并杀游击孟臣。二十日,在大金川兵的追击下,郎建业率部退至巴底,总兵马良柱所部也撤退到了孙克宗碉寨,致使军装、炮位多有遗失。张广泗损兵折将,进攻大金川的计划彻底失败。

    ??张广泗进剿失败后,皇帝计划派遣岳钟琪入前线,但因张广泗与岳钟琪有隙,皇帝降旨岳钟琪以提督衔赴军前效力。又派大学士、军机大臣讷亲为经略,赴金川前线指挥战事。乾隆十三年闰七月,皇帝接到讷亲、张广泗二人意见向左的奏疏。讷亲前后所奏不一,已是胸无谋略,方寸大乱,而且把劳师糜饷的责任全部推到张广泗的身上,作为经略,却似毫无责任可担,其原因则是“与督臣势难共事”。而张广泗则轻视纳亲,故意推诿。

    ??岳钟琪在军中进行了一番调查,发现自张广泗率军抵达金川后用了两位幕客,一位是他的旧友云南昆明人王秋,另一位是当地土官良尔吉,但这二人都是莎罗奔派来的奸细,所以两年来清军的行动莎罗奔都早已知道,预先防范,致使大军久攻不下,折损不少将领。八月初,皇帝接到岳钟琪两份告发张广泗的奏折,怒杀张广泗,赐死讷亲。

    ??十一月,再命岳钟琪为四川提督,傅恒为经略。傅恒带兵一路披星戴月,日行二百里,甚至三百余里,一个多月后,十二月二十一日便赶到卡撒军营,立刻将小金川良尔吉、阿扣和汉奸王秋及其妻斩首示众,以良尔吉之弟小郎素统领土兵。并立即向皇帝报告舍战碉而捣贼巢的作战方案,增调邻省精兵三万多人,岳钟琪率北路出马尔康党坝,泸河,水陆并进,攻克勒乌围,傅恒率南路从噶尔崖东南方的卡撒进攻,自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