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第154节 (第1/2页)
??虽有心改变国家的现状,却只能被时代的浪潮席卷,苦苦的挣扎。 ??林知言坐上出租车,两人一路上倒是交谈了不少,大多都是他听司机有些自嘲的说起自己这两年的心酸遭遇。 ??原本是kgb特工,退出后进入市政府当市长助理,本来以为会有个光明的前途,哪知道国家崩溃的速度比雪崩还要快。 ??为了生活,为了面包,他从一个体面的政府工作人员开起了出租。 ??像他这样能找个开组出车的活儿,都还是比较幸运的。 ??更多的是国营企业划归私有后,被寡头们赶出了工作多年的单位,剥夺了一切福利,又被持续高昂的物价榨干了所有财产的可怜人。 ??林知言能说什么呢? ??面对出租车司机的吐槽和抱怨,林知言只能安慰他,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好转。 ??后世国人常说东汉的刘秀是位面之子,短短三年就称帝。 ??但眼前的出租车司机跟刘秀比起来,其实也不遑多让。 ??别看他现在都落魄到要靠开出租养家糊口了,可只需短短几年时间,对方就会成为一国总统,并在总统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几十年。 ??正是在他的统治下,不断衰落的俄联邦才勉强止住了颓势,还渐渐又有了跟阿美莉卡扳一扳手腕的底气。 ??大概是想着多条关系多条路,到了机场,临分别之前,两人还互相交换了一下联系方式。 ??拿着出租车司机的电话号码,林知言不禁莞尔一笑。 ??相信他们将来一定还会有见面的机会。 ??就是不知道到时候,对方是不是已经成为一国总统了。 ??由莫斯科飞往华国首都的飞机,在历时数个小时的飞行后,终于安全降落。 ??林知言刚下飞机,就忍不住深深吸了口祖国的新鲜空气。 ??四月份的首都春风柳绿,还有些寒意,但跟苦寒的莫斯科相比,却是要暖和太多了。 ??这两年在莫斯科,要说有什么是林知言一直无法适应的,那必定是他们漫长的冬日,以及寒冷的天气。 ??这时候首都的空气污染还不是特别严重。 ??呼吸着初春带着青草和花香气息的空气,林知言这两年在莫斯科一直压抑的心情都愉快了不少。 ??回到小四合院,林知言简单梳洗了一番,便去附近街道上的小饭馆填饱肚子。 ??吃过饭,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多。 ??这时候再赶去外交部报到,显然是来不及了。 ??林知言便决定先在家休息一晚,等明天再去外交部。 ??一年前就从首都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林可缘,如今早已经结束了实习期,正式转正。 ??忙碌了一天,写稿子写的头晕脑胀的林可缘,想到院子里还晒着被子,紧赶慢赶的才在天黑前赶回四合院。 ??见四合院的门是敞开的,林可缘先是吓了一跳。 ??还以为是自己早上出门忘了锁门,家里进了小偷儿。 ??等见到躺在院子葡萄架下的躺椅上看书的小哥,林可缘悬着的心这才放下,然后就兴奋的冲了进去。 ??自打小哥正式进入外交部,这几年他不是在国外,就是在去往国外的路上,两兄妹已经好些几年没见过面了。 ??林知言看着比上次见面又长高,也活泼了不少的小妹,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。 ??林知言这两年一直待在莫斯科,自是不方便经常跟家里联系,便拉着小妹询问还在老家的父母身体如何了。 ??说到这个,林可缘就忍不住有些郁闷。 ??早在她当年考上首都大学的时候,就提出让父母带着大侄子一起来首都生活。 ??小哥常年外派出国工作,大姐也去了法兰西留学,她再到首都上学,家里可就只剩下老两口跟大侄子了。 ??不管是小哥大姐还是她,都不放心。 ??可林母大棚种植事业正进行的如火如荼,哪里能放得下。 ??林父退休后也找到了自己的新兴趣,将早年在部队跟战友学的雕刻手艺重新捡了起来。 ??不论他们如何劝说,老两口都不愿意离开老家。 ??首都虽然让他们心生向往,但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家更让他们留恋。 ??到了首都,他们就是没什么本事的乡下人,在那里待的也不会自在。 ??还不如继续留在老家,整日里忙忙碌碌,跟村里人闲话来得舒心。 ??在小哥和大姐不在国内的时候,林可缘倒是每年寒暑假都会回老家。 ??只是随着她进入报社,开始工作,再想请长假回家就不是那么方便了。 ??好在家里已经安装了电话,每周通上两次话,她倒也能放心。 ??可父母